达川区农业生态产业融合示范园555
发表时间:2019-12-16 16:46 一、地点范围位于达川区亭子镇,核心区(燕窝岩村)面积为1000亩,覆盖范围超过10000亩,受益农户总数超过3000户。 二、基本情况地质地貌: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川中褶皱带内,属盆中丘陵地区,以低丘和平坝为主,地质条件较好,适合农业发展。 水文条件:河流、鱼塘资源丰富,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源保障。 气候条件:亚热带季风性气候,气候温和、雨量充沛、四季分明、冬暖春早、无霜期长,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,雨热同季,春、伏旱时有发生,夏旱频繁,秋多阴雨、湿度大、云雾多、日照少。 土壤条件:园区土壤多为潮土、黄壤及紫色土,养分丰富,宜种性广,保水保肥力强。 三、区位交通亭子镇隶属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,位于达州主城东南23公里,包茂高速、万广高速、达成铁路、省道s202横贯其中,道路交通四通八达。 四、综合评价项目规划地所在的达川区作为全省88个连片贫困区之一,光亭子镇便有贫困户525户,1504人未脱贫,扶贫工作艰巨。园区内居民点众多、分布较散,规模相对较小,大多数居民点沿路边建设,占地大,然而公共设施配套难,基础设施严重落后,经济发展步伐缓慢。农业仍以传统种养殖也为主,缺乏规模化的支柱农业产业。 五、发展策略六、项目主题灵芝仙乡 定位描述: 依托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交通,通过灵芝和优质观赏中药材种植,以项目内灵芝养生旅游区及亭子镇灵芝文旅新村聚居点建设为基础,最终实现将产业园打造成一个农、文、旅融合的综合性主题现代农业产业园。 七、产业建设在亭子镇内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,构建“产业运营商+合作社+家庭农场+职业农民+社会化服务机构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即企业提供技术、孢子以及回购的方式,再通过灵芝系列深加工产品,打通上下游的灵芝全产业链,其中重点建设灵芝种植区、灵芝商贸区、灵芝生物科技区三个区域,从而推动达州·灵芝现代农业产业园规模化和链条化,最终实现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自动向区域聚集。 八、重点项目入口大门 滨河景观 科技大楼 民居改造
九、运营模式(一)产业运营模式通过在亭子镇燕窝岩村先行打造1000亩灵芝中药现代农业示范区,通过与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农户等合作,为其提供种植技术、孢子及回购灵芝等方式,形成若干个可复制的农业效益单元,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引导,社会化服务机构负责职业农民培训、产业运营商负责产品园区打造、产品回收加工营销、旅游景观打造等,最终聚合形成灵芝产业新村及现代农业产业集群。 (二)园区运营模式
文章分类:
优秀案例
|